這部片打從一出就是好評一片,當然也就引起了我的注意了。
加上在大學時念過生命教育,對黑色產業一直都有一份好感與好奇,
於是,這部片當然一定要看了。


本片經典配樂賞味版,可以搭配心得一起聽。

先說說我對死亡的感覺。

印象最最深刻的死亡,當然就是大二外公過世時,
當時在外的我,接到電話,馬上請了下午的課,飛奔回家。

大三時上生命教育,老師在課堂上說:
「你們有沒有想過,一個人離開,最難過的應該是他自己,
 因為,對生者來說,只是死者離開了,
 對死者來說,他卻離開了大家。

這段話,震憾了我在內的許多人,
當我們為了一個人離開而傷心難過時,誰還去關心離開的那個人?

這讓我想起我的外公。

我沒有見到外公最後一面,因為我不敢看他,
明知他日子所剩無多的時候,我回台中特地去看他,
但他在罹癌的那一年快速的老化,
已經完全不是到老都沒有脾酒肚,有明星臉而且又高又帥又幽默的外公,
他老得走不動,不再梳油頭,還得讓人揹著上下樓梯……

所以我不敢見他,也沒跟他講話,
我明明記得他小時候常牽我的手去正利行買個牛奶糖,
明明有很多話想說,可是我竟然連他的臉都不敢看,
在他生前最後一次見面,我看到他頓時語塞,只笑著說「對啊,來看你。」

而這部片喚起了我好久沒有想起的這件事。

如果,我可以在外公闔棺前,再看一次他生前大部份時候的容貌,
是那個黑頭髮、英俊而帶著笑容的,衣裝筆挺的外公,
如果可以這樣,該有多好?




社長為亡者美容,讓亡者仿彿睡著一般。

而「恢復死者生前的容貌,供遺族瞻仰」就是入殮師的工作。
在《送行者》中,小小彌補了自己的缺憾。

男主角小林大悟,一開始是樂團的提琴手,
背貸款勉強著買了台幣幾百萬的低音提琴之後,
過了四個月,竟然樂團解散,他也就失業了。
被現實逼著走的他,只好忍痛賣掉提琴,在走投無路時,
誤打誤撞地成了入殮師……


「從選棺木可以看出他們對死者的態度。」同事這麼介紹著,
這也成為全片的一個伏筆。

這部片情節很簡單,
但是片中帶到的幾個case的處理我非常喜歡,
用幾個鏡頭就可以讓所有人都知道,這個人身上發生了什麼事。

不管是大悟(他這名字還真適合納棺師阿orz)出師的「留男」,
(一個女裝癖或想成為女人的男人,最後因家庭及社會壓力自殺)
車禍而亡的109辣妹美雪(家人希望他成為大和撫子),
還是病逝的媽媽、無人收屍的獨居老婆婆……
從遺容瞻仰及入殮時家屬的態度和幾句對白,
就能把一個人的人生勾勒出來,也穿插地道出黑色行業的無奈。


片中的每次儀式都代表了一個家庭、一段人生的故事。

妻子的不諒解、朋友不相認,甚至龐大的輿論壓力……等等。


這是大悟父親給他的石頭,而大悟一直用樂譜包著。

幾個溫馨的片段,搭配上久石讓的配樂,有一種溫暖動人的感覺。
父親的石頭,給妻子的石頭,及最後老人手上握著的石頭,
被拋棄的孩提時代,對生父的心結,對照著同事的人生(拋棄了孩子而離家),
我討厭親子戲,不過這部片我不討厭,
尤其石頭那段,我很喜歡,
究竟父親給的石頭是什麼意思?大悟給妻子的是什麼意思?
大悟當年回送給父親的又是什麼意思呢?
每個人的答案都不一樣,
不過,父親給大悟的,我覺得,是大大的期待。:)


「好吃地令人為難呀」,社長說起自己踏入殯葬業的原因,
而這句話想傳達什麼,我到現在還想不出個所以然。

還有很多,殯葬業的無奈,老闆踏入這個行業的精神,
結婚時的承諾,妻子的支持與不支持……
這些小小的段落和隱喻,都值得我們細細思量。


這是妻子與大悟之間冰釋的開始。


雖然是日落產業,對澡堂有感情的老闆娘,卻每天打起精神,
為了給習慣的老顧客們一個熟悉的澡堂。


老闆娘最愛的黃領巾。

最感動我的片段是澡堂,及為老闆娘進行儀式的一段,
這應該算是全片的轉折。
當小林為老闆娘繫上他生前喜歡的領巾時,我不禁流下眼淚,
這是一種對亡者的體貼,
雖然,儀式往往是對活人的交代,是為活人舉行的,
但那種體貼的小動作和關懷依然非常動人,
火化師與兒子的對話也發人深省。

我很愛這部片的配樂(我是久石的粉絲~),
也很喜歡這個題材及全片有禪味的處理方式,
不知道為什麼,我想到萬安生命的廣告= =
「用你想要的方式道別」……
協助人安穩地啟程,送行者這個名字下得好呀!

最後,這篇文章就要像本片一樣莫名的結束了,
也許突兀的結束就像我們的生命,
你永遠不能預料他會停止在什麼地方,是吧?(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onojo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