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名思義,這本作品的劇情中心就纏繞著「血緣」二字,身為罪犯的孩子,身上帶有原罪,即使是在幸福的家庭中生長亦無法擺脫。「如果你不是你以為的那個人...」兇手最後心痛的告白,讓我也跟著痛了起來。這是一本看了心情會很不好的作品,它在文化、社會脈絡上的著墨並不特別多,偵案劇情推展快速,輔以無關的小案件,但中心思想同為「親子關係」,看完令人不勝欷噓。

看完黑與藍後我挑書挑了很久。最近正好有朋友請我開推理書單給他,我沒做多想直接扔了網友整理的玻璃鑰匙和匕首獎名單給她(雖然自己都沒有看過...),想想沒看過還推給別人有點奇怪,於是乎自己也拿起書單準備慢慢啃完(有中譯的部份)。

因為很討厭驚悚的寫法(例:《別相信任何人》,這本我竟然看了原文的開頭第一章...原文!)所以有特別挑不要讓人覺得太可怕的,還有一定要有職業警探來辦案的(這是個人癖好,我很不喜歡主角非職業偵探的寫法,因為那樣通常是意味著主角遭遇了悲慘命運才不得不開始展開某樣調查),所以看到簡介上有「厄蘭德探長」時,就感覺這是本令人放心的書(?),接著就帶回家啦。

號稱「在冰島比哈利波特還受歡迎」,改編成電視劇「冰島罪案現場」的這本《血之罪》,內容充滿了深深的哀愁,一個未婚無子的年邁老人陳屍自家,兇手留下寫著「我是」的謎樣字條,三位警探們展開調查,陳年舊案伴隨纏繞不去的痛苦、眼淚朝參入其中的人襲來;厄蘭德堅持朝血緣方向思考,然而未婚無子、親人幾乎都亡故的獨居老人又和誰有血緣關係?

故事中主角厄蘭德探長還有一個女兒艾華玲,她也是自幼父母離異的受害者,生活過得很糟,當厄蘭德開始捲入這起和血緣有非常關係的案子時,艾華玲登門告知自己懷孕的消息,一時之間世代交替產生了重影。艾華玲帶來一個小案子,新娘自婚禮上消失,留下了「他是禽獸、我作錯了什麼?」,究竟新年是為何逃跑、又跑去哪裡了?

這並不是「一個偵探、一具(或多具無性生殖的)屍體、幾個嫌疑犯」的古典推理,兇手並不在一開始登場的角色中,也沒有安排假的嫌犯來誤導讀者,本書介紹甚至以「這是一起冰島謀殺案--一點也不懸疑!」來描述本書(反向操作手法),事實上也是如此,我完全沒有感受到懸疑氣氛。厄蘭德藉著線索一步步追本溯源,最後才得以和兇手面對面,案件劇情相當複雜,作者毫不囉唆,每個段落都有明確的進展,步調相當明快。雖然有提及一些冰島社區現況,但那並不是太主要的點,厄蘭德本人我也並不覺得有特別立體(雖然我看網路上的風評是相當不錯)。字數不多,劇情九拐十八彎,是個龐大的道德兩難謎題,也許可以隨著警探找到兇手,但卻沒辦法回答「對或錯」的問題,只能說這是個無盡哀傷的案子。

當初借到書時,有人告訴我北歐作家以懸疑推理的寫法為大宗,不過我想大概是我自己太奇怪了吧XD,我還真的完全「一點都沒被懸疑到」,其實如果筆調太過驚悚的話我是看不下去的,也幸好這本書並不會。因為步調快,我也讀得很快,沒到一拿起就放不下來的程度,但讀起來確實毫無壓力(比起上一本《黑與藍》,但是我卻奇怪地比較喜歡《黑與藍》呢),只是因為當中的道德議題,和二十年前(三十年前?)悲慘的受害者及她可憐的女兒,再加上其後的新娘失豵案,整本書圍繞著「家庭」議題,這個我生命難以承受之輕,於是我下意識有點排斥這本書。

如今也讀完了,問我是否會再追呢?我想這位作者可能就先暫緩緩囉,看完心情實在是太差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onojo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